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地图 咨询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17:30
 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4000668831
邮箱:2851232962@qq.com
搏达新闻

职教“露滴花开”找到主旋律 驶入发展快车道

 

编者按: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这是一项重大变革和历史任务。”“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的4%,这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30%至40%的比例相去甚远。最近,本刊记者对中国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正进入快车道,且亮点纷呈。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职业教育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惑。让我们一起总结经验,破解困惑,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鼓与呼。

  初夏时节,本刊记者兵分几路,奔赴北京、山东、江西、山西、陕西等地,就职业教育的现状展开采访。一路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规模宏大、生机勃勃的职业院校在各地迅速崛起,听到的是政府官员、办学者对于办好职业教育的诺言,感受到的是用人单位及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充分认可和热切希望。几乎所有的被采访者都对记者表示: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

  政府重视:职业教育露滴花开

  在采访中,记者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职业教育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是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为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国务院2005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要安排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

  记者在各地采访感受到,“抓经济必须抓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为此,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投入、采取措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地处赣西中部的新余市,人口100多万,却是一个职业教育大市。这儿目前有各级各类民办职业教育机构40多个,被教育界专家称为“新余现象”。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重视。新余市副市长万筱明介绍说,首先,市里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每年20%的教育附加费足额用于职业教育,并通过担保、贴息等办法,为民办职校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其次,在学校用地上支持,民办职校用地,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三是在人才上支持,积极鼓励和支持机关干部及具备资格的教师到民办职校任教。同时对职业学校教师的社会保险、职称评定等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新余市的无干扰外部保护和呵护式服务为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而除了给予职业院校办学上的扶持外,一些地方还因地制宜,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当地职业教育全面、快速发展,服务于当地经济。如山东省按照市场机制运作,以职业技术学院和重点职业学校为龙头,吸收相关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参与,着手组建与省里的支柱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八大类职教集团,这一措施,将有效推动职业教育走上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的办学路子;针对当前存在的学生在拿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的困扰,选择部分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主体专业进行“双证互通”试点,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可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符合条件的技工学校的学生在毕业时也可获得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

  找准方向:职业教育驶入希望之海

  调研过程中,记者一个最深的感受,是办学者对职业教育前途无比乐观的态度,对未来坚定的信念。这种态度和信念,既来自于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也来自于办学者在一线摸爬滚打后对实践规律的真切感知。

  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昔日的办学思路和定位,在让办学者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和碰壁后,不得不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

  “过去,职业教育依然没有脱离让学生参加高考的窠臼。但是,高考并不是我们的长处和优势。因此,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几乎步入了低谷,招生都成问题。”江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邓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摸索,我们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作为当前职业教育的目标。通俗而言,就是平民教育加就业教育。”这一目标,明确了招什么人和教什么课的问题。目前,在江西,80%~90%的职业教育在校生为农民子弟,而全省平均就业率也达到97%以上。

  对于许多院校来说,为了找准定位,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怀民、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勇都告诉记者,曾经有一段时间,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职教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我们甚至发现,许多正规职业院校经过三五年培养出来的学生,还不如社会上各类专业培训学校经过三五个月短训出来的学生适用、好用!”为此,围绕“如何办职教”,一些院校在教职工中展开了大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得办学理念越来越清晰:职业教育,就是面向市场、面向就业,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的教育。

  定位找准了,带来的就是教学计划、教学模式的彻底改观。一些专业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西京学院有关领导告诉记者,学校减少了理论课,增加实训课,并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现在,毕业生中能拿到“双证”的占大部分,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在解决了职业教育的总体定位之后,各个学校也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陕西省眉县职教中心主任高军民说,学校的办学思路,一开始只是想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但随着办学的发展,发现把农民的娃从西部转移到东部沿海也应该成为一个重点。一个娃如果在当地就业,一个月只能挣300元,但到了东部沿海,却能挣一两千元,这样,一个年轻人出去,就可以帮助一户农民脱贫。因此,学校就将面向东部需求办学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现已与东部许多企业开展了联合办学。

  定位准带来事业兴。走访大江南北的几十所职业院校,看着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学生或在读书、或在实训基地认真动手操练,听着学校负责人自豪地介绍学生如何受企业欢迎,我们不禁深深地感到,准确的定位,已经让整个职业教育从暮气沉沉变得朝气蓬勃。

  校企合作:多种模式激发办学活力

  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为此,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经验。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北京兆维电子集团、信息产业部第十二研究所、北京用友软件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27个校外实训基地,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

  西安思源职业学院搭好厂房,吸引企业把生产线、文化公司把摄影棚搬进学校。这样一来,对方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就成为学校进行实训教学的重要资源。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与中国集装箱制造集团联合成立了中集集团北方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学生毕业前半年到企业顶岗实践,这样既学到了真本事,又可获得每月1000元左右的补贴。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已与美国沃尔玛公司、甲骨文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韩国LG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目前与学院联合办学的企业已多达上百家。而且,合作办学的机制、模式各不相同,初步形成了“订单式”、“工学交替”、“教学经营一体化”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让人更为振奋的是,目前的校企合作,已经不单单是职业院校的需要,也正在成为一些已经尝到甜头的企业的强烈需要。

  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记者遇到了山东省生物药物研究院院长凌沛学先生、阳光雨露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张学忠先生,他们告诉记者,作为用人单位,他们每年都会从资金、设备上对学院有所投入,但对企业来说,这是事半功倍的,因为这可以省下大笔的培训费用。张学忠说,学校相关专业每年只有500个毕业生,还得照顾别的单位,给的名额根本就不够用。今年才毕业的120名学生,去年他们就已经招了。现在,一些大企业都在这儿组班,专门培养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培养技能:职业教育找到主旋律

  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过程中,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为培养出适应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各个职业学校不断探索、各显其能。

  在北大方正软件技术学院,动手能“干”毫无疑问是第一位的。由此,“学”与“干”的排序有个形象的表述,目前是“先学后干”,下一步就是“边学边干”,最终是“边干边学”。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一个顶岗训练的过程。目前在校的高年级学生大多都已经在顶岗做项目,许多已经有50元~80元的日工资了。

  要让学生学得一技之长,就必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此,许多地方、学校不惜重金投入。济南市历城职业中专,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的实训基地,总投资3000多万元。山东蓝翔技校目前大型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已近2亿元。其中,三个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实习中心,配有进口、国产汽车100多台;工程机械专业投入近亿元,购进美日韩名牌挖掘机及装载机、压路机等,使该专业在实力上走在全国前列;计算机实习中心配有品牌计算机3000多台,最大的机房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同时上机实际操作。

  被评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朝晖表示,作为一所涉农院校,这次评上示范校后所拨款项,一大部分将用于建设实训基地。

  随着增强动手能力而来的,是评价机制的改变。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周晓明说,学院改革单一的理论考核方法为注重能力考核的多元化考核体系,企业技术人员也被邀请参加学生综合技术测试。考试环节的导向作用,使得学校与企业共同评价学生的质量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起来。

  特色办学:打造核心竞争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职业院校通过特色办学,找到了独特的发展之路。

  西安海棠学院,依靠强大的行业需求和海棠国际集团的60余家驻外机构及6000余家连锁店,让学校科教有设备、实习有场地、学生有就业。院长王海棠告诉记者,学校一年毕业3000人,集团内两个店才能分到一个学生,完全供不应求。

  有4万多名学生的西安翻译学院,采取了外语加专业加现代化技能等特色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办学道路。据学校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学校专门建立了一个研修生院,学生毕业后只拿学院的毕业证,专业方向是同声传译,将来要完全靠本事到市场上寻找就业机会,但因为学校的外语特色教学已经在社会上广有声誉,因此报名者众多。

  作为国内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酒店管理高职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杨民刚告诉记者,特色是学院的生存发展之路。为突出特色,学院要将相关专业都与“酒店”联系起来,比如工商管理专业就要偏重酒店管理、艺术专业就要偏重酒店环艺设计等,总之,就是要“泡”在酒里。

  而突出的特色,确实让该校受益良多。目前,学院与业界知名的美国凯悦酒店管理集团、法国雅高酒店管理集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南岸学院、澳门葡京大酒店等都有深度合作,为实践教学、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得学生供不应求。在今年的一次就业洽谈会上,生均可选择就业岗位高达6个,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

  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勇说,在专业建设上我们不追风逐浪,不赶时髦,而是根据钢铁企业岗位群的需要,提出学院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即“以冶金为品牌,以机电为基础,以建工为优势、以计算机为高新,将冶金类专业做精做细,将机电类专业做强做大,将建工类专业做活做优,将计算机类专业做新做尖”,形成了涵盖冶金企业4大类、60个专业方向的专业建设体系结构。这一选择,让我们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并形成了优势专业群。

  实现就业:院校办学的试金石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职业教育却因为其高就业率而“风景这边独好”。

  记者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该校今年有毕业生数千名,目前签约的已占大部分。采访时,记者正好遇到苏州工业园的一家企业在学校招用学生。招聘人员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在人才市场上招,但学生往往动手能力差,还需要培训,不如直接到这里招一些动手能力不错的学生。据了解,该校有两名应在2007年毕业的学生,2006年就被一家美国独资企业要走了。

  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每到3月份就被抢得差不多了,一个毕业生有三四个岗位任其选择。据说,每年到最后,会有200多家企业来学校招聘,但那时学校往往只有100多名学生了。

  渭南技术学院(陕西省渭南工业学校),在珠三角、长三角就业的学生有2万多人。学生就业集中的一些大企业,每年都会派专车送他们回家过年。

  职业院校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良好的就业局面,除学生技能好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将就业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其他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就业来进行。

  在江西,学校注重推行“订单教育”,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学生一入学即与学校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学校负责全部推荐就业。为确保学生就业,几乎所有的职业学校都与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江西蓝天学院开通了校企直通车,与企业签订长期用人合同,实训教材全部参照企业的实际操作流程设置,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上岗。

  为及时了解人才市场的供求信息,把握企业人才需求的最新动态,各个职业学校都设立了高规格的就业指导机构。机构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就是,辗转于各大企业之间,为学生寻找岗位。就业机构源源不断的订单反馈到学校,使毕业生不出校门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高就业率,带来了高报考率,也带来了职业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考生第一志愿报考率、高分率连年提高。

  对此,山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李换珍评价说,近年来,有些学校提出“不抓招生抓就业”,这条路子成效显著,用业内人士的通俗说法,就是“哥哥刚毕业,弟弟又来了”。 (王秀真 李玲 周伟 颜彦 孙爱东)

  原载《半月谈》

(责任编辑:颜金花)


教育部长周济: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30日召开的2007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周济表示>>>详细

   “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140亿元加强职业教育

   国家对中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预计为25亿元;中央财政“十一五”期间将安排40亿元,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8亿元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发展改革委和教育部目前正共同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和高水平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计划,这两个计划由发改委安排资金;此外,中央还将对职业院校师资培训投入经费。


来源: 广州博达教育作者: 广州博达教育网址:http://www.gdjzpx.com.cn/

在线报名